服务热线400-0866-706

​2025年中国外资购房新政策:取消非自用住宅限制

| 来源:购房专题 | 发布时间 :2025-06-27 | 3157 次浏览: | 分享到:
2025年6月18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通知,取消外资结汇资金不得购买“非自用住宅性质房产”的条款,港澳居民凭购房合同可直接办理结汇支付无需预先备案。此次政策调整旨在引入增量资金缓解房地产库存压力,是2006年以来首次放开外资非自用购房限制。外资购房仍需满足身份与居住、购房类型与数量、资金来源合法性等基本条件,不同城市有政策差异,如三亚有社保与转让限制、东莞有个税或社保要求、一线城市政策严格度高于全国。

以下政策依据均来自官方可查信息,符合合规发布要求:

2025年中国外资购房新政策:取消非自用住宅限制,港澳居民流程简化

🔄 一、2025年核心政策调整

1. 取消非自用住宅投资限制

2025年6月18日,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《关于深化跨境投融资外汇管理改革有关事宜的通知(征求意见稿)》,删除外资结汇资金不得购买“非自用住宅性质房产”的条款。这意味着外资企业及个人可通过合法外汇收入投资商业地产、写字楼等非自住类房产,打破此前仅限自住的约束。

2. 港澳居民购房流程简化 

港澳居民凭购房合同即可直接办理结汇支付,无需预先完成房产备案,支付效率显著提升。

3. 政策目标与背景

此次调整旨在引入增量资金缓解房地产库存压力,配合中央“止跌回稳”的宏观目标,是2006年以来首次放开外资非自用购房限制的标志性动作。 

🏠 二、外资购房基本条件(仍适用)

1. 身份与居住要求

- 个人需在中国境内连续居住满1年(持工作/学习类居留许可),或持有《外国人永久居留证》可豁免年限。

- 机构需在中国合法注册或经商务部门批准。

2. 购房类型与数量

- 个人限购1套自住住房,禁止购买商铺等非住宅房产(新政仅放开机构投资非住宅类权限)。  

- 商业地产对机构投资者全面开放。

3. 资金来源合法性

需提供银行流水、境外工资单或父母赠与公证等合法来源证明,禁止洗钱资金流入。

🌆 三、特殊城市政策差异

1. 三亚:社保与转让限制  

- 非海南户籍外籍人士需提供省内累计24个月个税或社保(补缴无效),主城区部分项目要求60个月。 

- 限购1套,产权证满2年后方可转让;高层次人才(A-E类)可豁免社保。

2. 东莞:个税/社保要求

需提供购房前2年内累计12个月本市社保或个税证明。

3. 一线城市(北京/上海)

仍要求连续5年社保或个税(留学生部分豁免),政策严格度高于全国。

📋 四、购房操作流程与材料

1. 境外汇款与结汇

- 步骤:持商品房合同、护照、居留证明→向外汇银行申请结汇→资金划入开发商账户。

- 需额外文件:《涉外审查意见书》、无房承诺书(部分城市需国安局备案)。

2. 按揭贷款

部分银行(如中国银行)可为外籍人士提供贷款,需满足:

- 首付比例30%-50%

- 稳定收入证明或中国公民担保

- 利率较本地居民上浮0.5%-1%。

3. 产权登记时限

材料齐全后,不动产登记机构需在30个工作日内办结并发放权属证书。

🔮 五、政策趋势与风险提示  

1. 未来方向

- 一线城市(北上深)或跟进广州全面取消限购,与外资开放形成政策联动。

- 预计将优化外资监管细则,平衡市场开放与房价稳定。

2. 风险防范

- 短期炒作风险:需防范外资热钱推高局部区域房价。

- 政策时效性:部分城市购房补贴(如南京)将于2025年底截止,需及时申请。

- 法律合规:避免非正规渠道支付房款,合同需明确违约责任。

💎 总结

2025年6月新政标志着中国房地产外资准入的重大转向:机构投资非住宅类房产全面放开,个人仍限1套自住房(需满1年居住)。操作中需重点关注资金合规性、城市差异化要求(如三亚社保)及流程文件完备性。建议购房前通过地方房管局或涉外律师复核细则,以规避政策落地期的执行风险。

相关信息

外资购房新政与以旧换新双轮驱动,2025家居行业机遇与挑战分析

  • 市场
  • 选购
  • 热点
  • 政策
区域数据
更多
相关信息
最新信息
最新信息